登进士第和进士及第的区别

作者&投稿:曾满    更新日期:2024-05-05
登进士第和进士及第的区别?~

不了解情况的人往往会以为“登进士第”和“进士及第”是同样的意思,事实上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,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流程有点复杂,而且每个朝代(时期)科考的情况也不是一致的,本文以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为例来加以说明。

明清时期,取得秀才身份的生员、贡生等人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在本省省城(包括京城)举行的乡试,考中者就是大家平常说的举人。简单说就是乡试是明清时期考取举人身份的考试。
考中举人的学子有资格参加乡试后一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,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,考中贡士者才有资格接受皇帝亲自考核,也就是殿试。一般来说有资格参加殿试的贡士最后都能成为进士,也就是说殿试其实主要只是皇帝给这些贡士们排档次和名次,一般是不淘汰人员的。

殿试的结果把贡士分为三等,也叫三甲,其中“一甲”赐“进士及第”,只有三个名额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状元、榜眼和探花。“二甲”若干名,赐进士出身;“三甲”若干名,赐同进士出身。这三个等次的人员都可以叫登进士第,也就是考中进士的意思,但只有前三名进士才能被称为进士及第,所以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。

文末再跟大家说下:明清时期考取举人的那场考试叫乡试,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,在各省省城举行,京城也有举行;考取进士的考试是会试和殿试,一般也是三年一次,在京城举行,一般情况下通过会试考取贡士身份的人在殿试中都能取得进士身份,殿试主要只是皇帝给贡士们排档次和名次。乡试和殿试通常是三年一考,不过遇到皇帝登基、太后寿辰等大喜事的时候也会额外开考,这就是通常说的恩科。

有。
进士第是进士的住宅;进士及第是元明清时殿试时的前三名。

没有区别。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,均表示考中进士。

登进士第:
登:上,升
第: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
进士: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,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,称为进士。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。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。

进士及第:
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。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:一甲三名,赐“进士及第”的称号,第一名称状元(鼎元)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。

二甲若干名,赐“进士出身”的称号。三甲若干名,赐“同进士出身”的称号。二、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,一、二、三甲统称进士。通俗的讲,考中一、二、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。

其中,科举考试的第一名“状元”这个称号,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。凡是在文科理科考试中考得第一名的人,都成为“状元”。


扩展资料:

进士录取

进士人数及录取比例

明清时代科举制省一级(包括京师顺天府)的考试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4年)规定了“三年大比”制度,每三年,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,以便承袭下来,并逐步予以完善,直至清末。

乡试每逢子、午、卯、酉年举行,是为正科。若遇庆典,有时加科,是为恩科。乡试在秋天举行,故又称秋试或秋闱。

顺天府的乡试在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,凡顺天、直隶(今河北省)、关外各府、州、县学的生员与贡生,经过由学政主持的科考以及举行的“录遗试”、“大收试”。

合格者,与儒子未试者、官之未入流者经有司举荐,均可参加乡试。主持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以京堂官经过考选而由政府特派。此外还有监临官、提调官、监视官、收掌官同考官等。

同考官中文优学长的,派充内帘,负责分房阅卷;文字较差的,派充外帘,司受卷、对读、誊录、弥封等职。

考试分三场举行,三日一场。八月初九为第一场,试以《论语》文一、《大学》或《中庸》文一、《孟子》文一以及五言八韵诗一;十二日为第二场,试以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五经文各一。

十五日为第三场,试以策问五道。三场都是先一日入场。应试者的试卷用墨笔书写,称“墨卷”。作成后,呈交受卷官,随即弥封编号,然后交给誊录所用朱笔抄录,称作“朱卷”,校对无误后方送同考官阅看。

“朱卷”经各号房同考官阅后,选其佳卷,随时向正副主考官呈荐。主考官决定取中之卷,再对号启封,各书姓名于朱、墨卷上,然后依照应录取名额及前后名次序,正式发榜,取中者即为本科中式举人。

录取名额,因省因年而异,顺天的乡试取中者往往有一二百名。凡考中的举人,均应谒见荐卷的房师及主考的座师,自称门生,拜主考为座主,得领水陆牌坊银二十两。
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进士



  登进士第和进士及第的表述方式不同,意思没有区别。
  第:等次,这里指“进士”这个科举档次;及:达到;进士及第:殿试考试应试中选。登:中选。登进士第,在科举考试中,中选了“进士”这个档次。
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,通过最后一级——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,称为进士,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。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:一甲三名,第一名称状元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,三者合称“三鼎甲”;二甲、三甲各若干名。一、二、三甲统称进士。一、二、三甲榜上有名的都叫“进士及第”,或“登进士第”、“登进士榜”。
  一、二、三甲有所不同的是,一甲赐“进士及第”的称号,二甲赐“进士出身”的称号,三甲赐“同进士出身”的称号。‍

没有区别。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,均表示考中进士。 登进士第:登:上,升第: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: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,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,称为进士。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。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。进士及第: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。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:一甲三名,赐“进士及第”的称号,第一名称状元(鼎元)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。 二甲若干名,赐“进士出身”的称号。三甲若干名,赐“同进士出身”的称号。二、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,一、二、三甲统称进士。通俗的讲,考中一、二、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。 其中,科举考试的第一名“状元”这个称号,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。凡是在文科理科考试中考得第一名的人,都成为“状元”。
扩展资料:
进士录取
进士人数及录取比例
明清时代科举制省一级(包括京师顺天府)的考试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4年)规定了“三年大比”制度,每三年,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,以便承袭下来,并逐步予以完善,直至清末。
乡试每逢子、午、卯、酉年举行,是为正科。若遇庆典,有时加科,是为恩科。乡试在秋天举行,故又称秋试或秋闱。
顺天府的乡试在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,凡顺天、直隶(今河北省)、关外各府、州、县学的生员与贡生,经过由学政主持的科考以及举行的“录遗试”、“大收试”。
合格者,与儒子未试者、官之未入流者经有司举荐,均可参加乡试。主持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以京堂官经过考选而由政府特派。此外还有监临官、提调官、监视官、收掌官同考官等。
同考官中文优学长的,派充内帘,负责分房阅卷;文字较差的,派充外帘,司受卷、对读、誊录、弥封等职。
考试分三场举行,三日一场。八月初九为第一场,试以《论语》文一、《大学》或《中庸》文一、《孟子》文一以及五言八韵诗一;十二日为第二场,试以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五经文各一。
十五日为第三场,试以策问五道。三场都是先一日入场。应试者的试卷用墨笔书写,称“墨卷”。作成后,呈交受卷官,随即弥封编号,然后交给誊录所用朱笔抄录,称作“朱卷”,校对无误后方送同考官阅看。
“朱卷”经各号房同考官阅后,选其佳卷,随时向正副主考官呈荐。主考官决定取中之卷,再对号启封,各书姓名于朱、墨卷上,然后依照应录取名额及前后名次序,正式发榜,取中者即为本科中式举人。
录取名额,因省因年而异,顺天的乡试取中者往往有一二百名。凡考中的举人,均应谒见荐卷的房师及主考的座师,自称门生,拜主考为座主,得领水陆牌坊银二十两。

登进士第得的应该是进士,而进士及第得到的应该是科举殿试前三得的称号



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
答:中国在古代一直沿用的科举制度中,通过了最后的中央政府设置的朝廷考试者,被称为进士及第这也是古代科举及第之称的由来。第一次出现是在《礼记·王制》。隋炀帝大业的几年间设置进士这个科目。唐亦也是设立此科,凡参加考试...

科举中的及第指的是什么
答:鼎元)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;二甲若干名,赐“进士出身”的称号;三甲若干名,赐“同进士出身”的称号。二、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,一、二、三甲统称进士。通俗的讲,考中一、二、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。

进士及第是什么意思
答:在明清两代,进士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,成为了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进士及第考试是非常严格的,被称为“九重考验”。首先,考生需要通过乡试,也就是在乡里进行的第一次考试,才能参加省试。省试...

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,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?
答:“进士及第”可以直接授予官职,并且被授予的一般是朝中较重的职位,他们可以得到充分的历练,也可以获得接近结交帝王宗室和重臣显贵的机会,前途一片大好。“进士出身”则是第二个档次,就是古代所说的...

什么是进士及第
答:进士及第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。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:一甲三名,赐“进士及第”的称号,第一名称状元(鼎元)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;二甲若干名,赐“进士出身”的称号;三甲若干...

何谓进士及第?同进士出身?
答:二、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,一、二、三甲统称进士。通俗的讲,考中一、二、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。古代同进士出身 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。 宋代进士分五甲,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。 明清分三甲,第三甲为赐...

赐进士及第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及第 代表什么意思
答:进士及第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,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,称为进士。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。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。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:一甲三名,赐“进士及第”的称号,第一...

登进士第与进世及第含义相同吗?
答:不相同

进士及第是什么意思
答:头甲三人,即状元、榜眼和探花,赐进士及第;二甲第一名,称“传胪”(起初,三甲头名亦称传胪,后仅限于二甲头名),中二甲赐进士出身;三甲人数最多,赐同进士出身。这里的“同”实际上表示的却是“不同”,目的当然是...

登及第是什么意思?
答:登及第,指科举考试考中;又特指考中进士;在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。

本文来自网友【曾满】 发表,对若有侵权或建议请照网页底部电邮联系。网址:https://youxi.xkyn.com/wy-b9rbshry2neheshre2.htm

相关链接

  • “别”有几个读音?怎么用这些读音组词?
    答:一、别有两个读音,组词分别有 1、别bié:区别、识别、送别、鉴别、阔别等。2、别biè:别嘴、别脚、别别、闹别扭等。二、基本字义 别bié 1、分离:别离。别情。别绪(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)。分别。告别...
  • “别”的读音有哪些?
    答:“别”有两个读音分别念[bié][biè]释义 别[bié]:①另外的,不同的。②分离 ③差别④分类 ⑤卡住,插住,绷住。别[biè]:①〔~扭〕不顺心,不相投(“扭”读轻声)。造句 别[bié]1.宇宙中别的星球是否...
  • “别”有几个读音?
    答:多音字“别”有两个读音,分别是[ bié ]和[ biè ]“别”读音为[ bié ]时,可组词为:别离、告别、类别、级别、别墅等 1、别离 [ bié lí ] :离别。出自于,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悲莫悲兮生别离...
  • “别”有几个读音?
    答:多音字“别”有两个读音,分别是[ bié ]和[ biè ]“别”读音为[ bié ]时,可组词为:别离、告别、类别、级别、别墅等 1、别离 [ bié lí ] :离别。出自于,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悲莫悲兮生别离...
  • 多音字“别”有几个读音?
    答:多音字“别”有两个读音,分别是[ bié ]和[ biè ]“别”读音为[ bié ]时,可组词为:别离、告别、类别、级别、别墅等 1、别离 [ bié lí ] :离别。出自于,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悲莫悲兮生别离...
  • 别怎么拼
    答:正确读音是后一个,四声。别 拼音:bié、biè,部首:刂,笔画:7,繁体:彆,五笔:KLJH。释义:[ bié ]1、分离。2、另外。3、转动;转变。4、姓。5、区分;区别。6、差别。7、类别。8、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...
  • 别的拼音怎么拼?
    答:多音字“别”有两个读音,分别是[ bié ]和[ biè ]“别”读音为[ bié ]时,可组词为:别离、告别、类别、级别、别墅等 1、别离 [ bié lí ] :离别。出自于,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悲莫悲兮生别离...
  • 别读第几声?
    答:正确读音是后一个,四声。别 拼音:bié、biè,部首:刂,笔画:7,繁体:彆,五笔:KLJH。释义:[ bié ]1、分离。2、另外。3、转动;转变。4、姓。5、区分;区别。6、差别。7、类别。8、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...
  • 别怎么读拼音
    答:别的拼音是[bié]和[biè]。别,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(常用字)。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,其甲骨文字形像用刀剔骨,将骨头从肉中分离,也就是别出。“别”字由本义引申指分辨、区分。如:辨别、鉴别。由区分这层意思...
  • 别怎么读拼音
    答:别的拼音是[bié]和[biè] 。别,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(常用字)。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,其甲骨文字形像用刀剔骨,将骨头从肉中分离,也就是别出。“别”字由本义引申指分辨、区分。如:辨别、鉴别。由区分这层意思...
  • 星空游戏网特别说明: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,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
    © 星空游戏网 联系邮箱:电邮